发布时间:2020/7/28 20:15:31 浏览:次
重庆高考日语培训-听力如何训练
高考日语听力考试是什么? 短时记忆能力。 对文章逻辑的理解力。 有些人集中练习听力,有三种方法。 按照听写精听听写的顺序排列训练的顺序,按照听写精听泛听的顺序排列操作的难易度。 你知道这些个的内容吗? 不明白的事请看下面。
01
普遍听。
是广泛地听,能向云同步普遍地听,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也很多。
人们常说学习外语需要语言环境,但整天泡在其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明白。
以外语为生活背景音的说法。 也是这个道理。
但是,治疗效果差,效果慢。 对于还有3个月(到12月3日的考试为止)进入考场的诸位来说,远处的水很渴。 而且,这个方法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更难。 困难的是,一个人怎么能每天生活在外语的背景音中效果越来越差,很难形成成就感。 在没有成就感的学习过程中,有多少人中途不废,反正我不行。
而且,泛听的前提需要一定的词汇量和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的积累,否则只会真的很热闹。
02
精听两遍。
仔细听,就是听句子和句子的逻辑性关系。 听需要做笔记,但不是逐字逐句地写,而是写重要的信息。 就像做翻译的笔记,听完之后看自己的笔记,就能复述听到的内容的大概。
多做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对文章逻辑的理解力。 有理解力,听文章和对话,有如下预测能力。 这种预测能力是不可轻视的,但其实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所有听、读、看。 这就是开头提到的考试技术的作用。 只要什么都知道,一切行为都是在有预测的前提下进行的。 即使预测错误,也可以马上修正。 总比撞到没有头的苍蝇好。
三笔。
听完一句话,写得一句也不错。
这个练习难度最高,但效果最好。
难度有多大?
5分钟的录音,整个课程听需要3~5小时。 听写所花费的时间取决于你的日语水平。
有什么效果?
第一阶段,5分钟的录音前半段可能需要3小时,后半段缩短为1小时左右。 也就是说效率加倍。 当然,主要原因不是你的听力真的突飞猛进。 其理由是
你知道这个词的主题和相关信息
你暂时存储有关的词汇
你适应了这句话的速度和表达方法,也就是听力暂时提高了。
第二阶段,听写文章后,再听第二阶段,你的注意力、进入听力内容的时间比第一次听写快三分之一左右(如果你的两次听写训练间隔两天以上就要不得的话,超过一周,基本上效果为零)在第三阶段,这样持续10篇听写(以1篇文章5小时修改,总时间50小时),保证听力考试至少提高20分。
坚持做二十篇,保证提高三十分。
继续做五十篇,保证你的日语老师不认识你。
这个《圈套》既可以用于考试前的临战研枪,也可以用于中长期规划,也可以用于以士别三月为目标的日常练习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第一,训练对声音的灵敏度。 由于是逐字听写,所以每个假名的发音包括音调、长音、无声化、连读等反复训练。
二是可以训练短时间记忆。 回答时也要保持记忆清晰。
第三,你可以训练集中力,不要在意你。
怎么做听写练习?
(1)寻找有正确文本的录音。
用来核对自己在哪里听错了,听漏了。
可以使用自己学习的教材(一部分没学过)。 也可以使用NHK新闻消息素材(有文本)、其他的有声读物、电视剧(有字幕)。
(2)以句子为单位抄写。
听写期间,不能一言不发地推一推暂停。 不能像这样训练到短时间的记忆能力,也不利于训练上述各种语言现象(音调、长音、无声化、连读等)的把握。
反复听一句话没听懂好几次。 到了自己的极限,怎么也听不懂了。 这个极限不能太低。 听了20次自己不会说自己是胡说八道,或者胸无大志。
听过多次,就能听出其中的奥妙。 也有不明白意思的句子,但能一个一个听懂假名就好了。 不懂意思是因为词汇不足或者语法知识不足。 听发音是听力训练的真正目的。 写下自己听到的部分,然后在反复听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补充。
(3)略写一段后,与文本核对。
用红笔改正听错的地方。 一般五分钟左右的文章,段落分开。 每个段落都是子主题。 逐段听写有助于训练逻辑理解力。
大家对这些个的内容进行了怎样的练习? 听力这一题型必须平时练习。 如果只指考前复习的话,你的手会混乱,可能得不到更好的效果。
上一篇:重庆日语培训-日语语法等级有什么区别? |
下一篇:2020秋季日本留学预科班报名中 |